【牡丹江养殖学校】牡丹江技师学院养殖专业
一、养殖专业基本信息
| 专业名称:养殖专业 | 学校名称:牡丹江技师学院 |
| 专业级别:技校中专中高级工 | 学校简称:牡丹江养殖专业学校 |
| 专业学制:3年制/4年制 | 排名: |
| 招生对象:初中高中毕业生 | 专业学费:咨询 |
| 学校地址; | |
二、养殖专业简介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村青年,学制二年。
二、培养目标
面向农村培养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具有综合素质和养殖岗位职业能力,能胜任养殖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农村实用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
1.文化知识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为掌握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专业能力
掌握养殖猪、牛、羊、禽等农村普遍性种类生产技术和特种经济动物生产技术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具备解决养殖业生产实际问题和畜牧科技推广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使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及要求
1.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饲养家畜家禽的基本科学知识,具有管理养殖场的基本技能。
3.掌握主要畜禽品种和各生长阶段的饲养方法及管理要点,具有与技术等级相适应的能力。
(二)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有基本的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写作与表达能力。
2.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
3.具有农业养殖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能力。
4.具有在自己养殖业生产的基础上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文化基础课程
1.农村应用文写作
本课程是涉农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常见且适用于涉农学生特点的应用文体。主要包括适用性文书、社交礼仪文书、传媒信息文书、行政文书、契约文书、生产经营文书、法律文书等的写作方法和要求,培养学生的写作和使用能力。
2.应用数学
本课程是涉农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在进一步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适合涉农专业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和基本计算工具的使用与简单的实际运用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文明礼仪常识
本课程是涉农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文明礼仪的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基本礼仪素质,提高个人修养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4.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是涉农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地同时、熟悉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了解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基本的文字处理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5.卫生与健康
本课程是涉农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国家基本的卫生方针和政策。农村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健康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维护健康的基本机能。通过学习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自主认识、自我保健的能力,为身心全面健康打下基础。
6.农村常用政策与法律
本课程是涉农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对学生基本法律知识的普及与教育,使学生了解近年来国家在“三农”方面的重大政策以及与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刻领会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政策和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的类型、特点及政策、法律疑问的解决。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二)专业基础、专业课
1.动物营养与饲料
本课程是养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讲授家畜家禽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饲料种类和配制等内容。通过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熟悉动物营养物质的组成,了解各种养分所起的作用,能够根据家畜、家禽的品种、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进行饲料配制。
2.动物群发病防控
本课程是养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解传染病的流行规律,预防和治疗原则,常见的各种传染病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家畜、家禽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学会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3.牧草栽培与利用
本课程是养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授牧草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贮藏、利用等知识。使学生掌握适宜北方生产和畜禽需要的牧草品种,并种植和管理好牧草。
4.禽生产
本课程是养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授家禽的生理特点,各阶段的生长发育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进行分段式饲养管理。使学生掌握种蛋孵化、雏鸡开食、性别鉴定,鸡人工授精等技能。
5.猪生产
本课程是养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授猪的生物学特性,猪各个生长阶段饲养管理方法,猪场日常的工作制度、猪群保健、常见猪病防治等知识。使学生掌握仔猪、育肥猪、公猪、母猪饲养管理方法、猪人工授精技术,并能够预防常见的猪病。
6.牛生产
本课程是养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授牛生物学特性,牛各个生长阶段饲养管理方法,牛舍的建造,常见牛病的防治等知识。使学生掌握犊牛管理、架子牛肥育、牛采精、冻精配种、接产等技术,并能够预防常见的牛病。
7.羊生产
本课程是养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讲授羊的生物学特性,羔羊、母羊、种公羊饲养管理方法,常见羊病防治等知识。使学生掌握羔羊饲养管理,母羊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养管理,种公羊的选种,配种等技术,并能够预防常见的羊病。
8.农作物生产技术
本课程是养殖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讲授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高粱、谷子、马铃薯等种植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和马铃薯的播前准备技术,播种、育苗、移栽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和收获储藏技术。了解作物布局、种植方式、土壤耕作以及以上各作物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中的实际问题。
(三)专项集中实训
专项集中实训包括养殖场观摩、影音资料学习、多媒体教学、养殖场动手操作等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应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合理设置实验、实训项目,准备较充足的实验仪器、设备与设施,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结合认识实训、演示性实验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动物营养与饲料实训
通过观察动物营养对家畜的影响,学习饲料配制技术,学习如何鉴别饲料成分、含量,真假豆粕、鱼粉等实践内容,为学生搞好家畜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动物群发病防控实训
通过观察动物群发病的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学习病原特性、传播途径、诊断方法等实践内容,为学生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打下良好的基础。
3.禽生产与繁殖实训
了解禽生产环境、饲喂方法、消毒制度、防病措施、管理要点等知识,进行种蛋孵化、雏鸡饮水、开食,转群、滴鼻、点眼等常规技术的基本训练。
4.猪生产与繁殖实训
通过对猪品种的识别、猪缺乏营养时的症状观察、猪饲料的配比技术、猪舍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方法、猪人工授精技术等实践内容的训练,提高学生饲养管理水平。
5.牛、羊生产与繁殖实训
通过对牛品种的识别,了解地方优良品种。对牛标准体型的观察,提高引种时的鉴别能力。通过牛饲料配制的学习,掌握适宜的饲料调配方法,满足牛生长发育需要。通过对牛常见病的观察,增加学生防病治病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通过对羊放牧饲养和舍饲方法的对比,学习饲养方式的选择。通过参观羊场,学习羔羊,母羊,种公羊饲养管理方法,为以后进行羊的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6.牧草栽培与利用实训
通过对牧草栽培与利用技术的学习,参观牧草草场,及青贮、黄贮窖的建立,利用青黄贮饲料喂养过程,增强感性认识,为自家合理转化、利用优质牧草打好基础。
各学校可根据当地生产实践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达到生产操作的要求。
(四)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后一个具有综合性及总结性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知识水平、工作作风、处事能力、探索和创新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基本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实习内容,并认真指导、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实习结束根据实习内容编写生产实习报告,对实习过程进行总结。
(五)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综合考核。
五、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序号 | 项目 | 学时 | 周数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
1 | 2 | 3 | 4 | ||||
1 | 常规教学 | 1200 | 30 | 12 | 8 | 10 | |
2 | 专项集中实训 | 240 | 6 | 4 | 2 | ||
3 | 专业实习 | 400 | 10 | 10 | |||
4 |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 | 80 | 2 | 2 | |||
总计 | 1920 | 48 | 12 | 12 | 12 | 12 |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
|
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每学期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教学周数不得少于12周,平均每周40学时,每学期总课时数不得少于480学时。
2.必修课程开课顺序可以调整。
3.每学期课程实训不得超过4周;各学期课程实训周数总计不得超过8周(不包括专业实习)。
4.选修课可根据教学点实际情况调整课程门数。
5.专业课程中实践课的比例可以微调,但原则必须符合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专业课与选修课课内实践课时各学期总计不得超过280学时。课程内实践课时、专业集中实训、专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合计总课时不得超过960学时。
6.文化基础课不安排实践课时,总学时不得超过340学时。
七、考核办法
(一)理论课考核
理论课考试采用开、闭卷结合的方式,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情况(20%)、笔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20%)及课堂表现情况(10%)三个方面。
(二)实习实训考核
1.过程性考核是对学生阶段性实习实训过程的测评,由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实验、生产经营业绩、技术推广业绩等组成。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50%)。
2.终结性考核为实习实训课程结束时的综合性考评,成绩采用百分制,占总成绩的(50%)。
(三)学生毕业时各科成绩必须达到及格以上,否则不准许毕业,只发放结业证书。
友情提示:以上信息由3721职校网(www.3721zhixiao.com)整理编辑,仅供参考。
三、牡丹江技师学院简介
四、养殖专业小知识
通过上面的介绍,你认为【牡丹江养殖学校】牡丹江技师学院养殖专业怎么样?【牡丹江养殖学校】牡丹江技师学院养殖专业好不好?如果有问题可以网上报名,让专业老师给你解答。
牡丹江技师学院开设专业
牡丹江养殖专业招生
-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村青年,学制二年。二、培养目标面向农村培养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具有综合素质和养殖岗位职业能力,能胜任养殖业生产、经营管理、技..
-
就业方向:从事淡水养殖的技术指导人员和个体业主。 主修课程: 生物化学、动物学、饲料学、疾病学、动物生理学、鱼类养殖学、水域生态学、免疫学等。

